首页>
逾期两年拒不还款,被告刘智蕊判赔90万 律师警示:失信记录将锁死其投融资路 2025-10-29 14:43:31  来源:新浪财经

近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就黄某强诉刘智蕊民间借贷纠纷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被告刘智蕊需偿还87万元借款本金、相应逾期利息及2万元律师费,案件受理费1.27万元亦由其承担。此案不仅让被告刘智蕊面临近百万债务,更被法律界警示:其失信行为将对后续投融资活动产生致命影响,恐被市场主体“拒之门外”。

案情:百万借款逾期拒不还款引诉讼

2022年,被告刘智蕊向黄某强借款87万元,协议约定刘智蕊分三期偿还,最晚2023年6月30日还清,逾期按年利率8%付利息,诉讼费用由责任方承担。

然而,被告刘智蕊仅2023年11月转账3万元,剩余款项未还。黄某强催款无果后起诉,被告刘智蕊却辩称3万元是本金、利息起算时间应为2024年1月1日,且拒绝承担律师费。

法院审理后明确,双方借款关系合法有效,依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一条,3万元未约定抵充顺序应优先抵利息;年利率8%符合法律规定;律师费属诉讼费用,应由逾期的刘智蕊承担,最终作出上述判决。

律师警示:多重风险将“锁死”刘智蕊投融资路

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陈律师(原告代理人)指出,被告刘智蕊的败诉不仅是经济损失,更会在投融资领域留下“致命污点”。“首先,若其未按判决履行义务,黄某强可申请强制执行,刘智蕊将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失信被执行人会在执行信息公开网公示,这会直接影响其信用评级——银行贷款会被拒,融资租赁、信托等融资渠道会对其关闭,甚至无法参与招投标项目。”

有资深律师进一步补充,在股权投资、合伙创业等场景中,合作方会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裁判文书网查询关联人员的涉诉及履约记录。刘智蕊涉及民间借贷违约且被法院判决败诉,合作方会认定其“履约意愿差、风险管控能力弱”,大概率拒绝与其合作。更关键的是,若其后续从事金融相关业务,监管部门在资质审核时,该失信记录会成为“一票否决”的理由。

此外,律师强调,此案判决一旦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任何市场主体均可查询。“这意味着被告刘智蕊的失信行为将长期‘曝光’,其在投融资领域的信任基础已被摧毁,后续想获取资金支持或合作机会,难度会呈几何级增长。”

目前,判决书要求被告刘智蕊需在7日内履行还款义务。律师提醒,若其仍拖延履行,不仅会产生迟延履行利息,还将面临账户冻结、财产查封等强制措施,失信后果将进一步扩大。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热点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