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 > 热榜 >
加速金融科技赋能 消费金融点亮“新市民”美好生活 2024-11-13 16:51:22  来源:新华社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深入推进,新市民群体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背景下,新市民金融需求作为普惠金融服务的重要方面,成为多家消费金融机构发力业务创新的重点。

今年以来,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密集落地。从政策端看,增强新市民群体的金融服务能力,是持牌消费金融机构积极响应市场需求、践行金融为民使命的应有之义。从需求端看,新市民在生活、住房、创业、金融权益保护等领域的金融需求,与消费金融机构所服务的长尾客户群体高度重合。消费金融机构立足新市民客群特点,多举措加大金融服务力度,创新金融产品,促进提升新市民群体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为有效激活消费市场发挥重要作用。

践行金融为民理念守护百姓美好生活

早在2022年,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就已明确新市民范围。新市民主要是指因本人创业就业、子女上学、投靠子女等原因来到城镇常住,未获得当地户籍或获得当地户籍不满三年的各类群体,包括但不限于进城务工人员、新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等,目前约有三亿人。新市民作为参与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释放出巨大消费潜力,其金融需求也成为消费金融服务的新课题。

据了解,消费金融机构不断完善金融产品及服务,拓展消费场景,创新性地开展了多项服务新市民举措,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例如,兴业消费金融推出“家庭消费贷”、支持大学生群体的“兴才计划”和支持职场新人的“立业计划”三大普惠金融产品体系;招联消费金融打造“新市民筑梦行动”,全面满足新市民在创业就业、安居、教育、养老等各方面的金融需求;中原消费金融秉持“去中介”理念推出柚卡产品,减少中间环节,有效降低成本,进一步提升消费金融的易获得性;建信消费金融坚持需求驱动,构建了包括“建信福贷”“福分期”“数币贷”等产品在内的以自主消费类产品为主,场景分期类产品支持重点消费领域发展的“一主多辅,着力创新”产品体系,全面支持新市民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有分析指出,消费金融机构围绕新市民在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金融需求,创新推出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将有助于加快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数字赋能提振消费续写“普惠金融”大文章

数字化建设是消费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推动普惠金融服务实现增量扩面、提质增效的动力。2024年以来,消费金融机构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强化科技赋能,深化运用大模型、区块链等科技手段,以主打线上消费的“节日经济”为重要窗口,持续丰富服务场景,消费金融服务广度不断扩大。

多家消费金融机构围绕中秋、国庆等节假日,推出了假日营销活动;围绕“618”购物节等节点推出息费优惠系列活动,助力新市民安居乐业、安心发展。例如,中邮消费金融9月与曹操出行携手推出“快乐出邮去班味”活动,点燃假日经济的烟火气;马上消费金融于“618”期间,在其手机数码等10多个分会场上线“钜惠立减千元”等优惠活动;海尔消费金融推出为期12天的“年中大促 开幸运盲盒”活动,多举措持续提振消费;建信消费金融则在国庆期间围绕日常消费场景,开展借款返微信立减金、抽免息券等惠民活动。

当前,消费金融行业的展业模式越来越倾向于数字化和线上化,在新市民消费需求得到释放的同时,拓宽客户服务广度,提升金融服务效率,防范数字风险尤为重要。多家消费金融公司以“科技+数据”为双轮驱动要素,赋能智能营销及数字风控等业务环节。蚂蚁消费金融不断探索用AI优化风险管理水平,保障消费者和商家的金融安全;建信消费金融强化自主风控能力,积极完善风险决策引擎建设,实施量化精准的选择和定价策略,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扩大客群覆盖,持续提升服务体验和安全属性,在确保合理收益前提下让利于民。

服务新市民是一个长期过程,消费金融机构应保持普惠初心,进一步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高质量扩大金融供给,同时牢守风险底线,用实际行动帮助新市民扎根城市、融入城市,开启美好新生活。(王欣然)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相关阅读:
热点
图片